河南柏元书法教育中心教学视频之曹全碑的临摹与创作
时间:2017-02-03 来源: 点击:次
《曹全碑》全称为「合阳令曹全碑」。刻于东汉中平二年(公元 185年)。明万历初年在合阳县(今陕西合阳)萃里村出土。此碑为竖方形,高 273厘米,宽95厘米,共20行,每行45字。碑石黑明如涂油脂,光可鉴人,碑版字体匀整秀丽,分纵横行,体态扁平,行距疏朗,人们誉它象“风流自赏的三河少年,文雅可爱的兰闺玉女”,是目前我国汉代石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少数作品之一。\n曹全碑自出土以来,便一直倍受书界推崇。清万经评此碑:“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清孙承泽云:“字法遒美逸致,翩翩与《礼器碑》前后辉映,汉石中之至宝也”;清方朔称:“此碑波不异《乙瑛》而沉酣跌宕,上接《石鼓》,旁通章草,下开魏、齐、周、隋及欧、褚诸家楷法,实为千古书家一大关键”;后人更譬之为“分书之有《曹全》,犹真行之有赵(孟頫)董(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