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来自网络,有版权争议请邮件shufa_2015@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视频讲座 > 篆刻视频教程 > 阅读正文

霍文才先生小篆作品创作视频讲座

时间:2015-03-18  来源:  点击:
广告商链接:

霍文才先生小篆作品创作视频讲座

 

 

霍文才先生小篆作品创作视频讲座

 

霍文才 简介:

 霍文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京师印社副社长,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人文大学书法专业兼职教师。1977年生于山东夏津。200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书法专业,获美术学(书法)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获书法艺术硕士学位。在北师大就学期间连续两年获“国家奖学金”。作品多次入选国展,曾在首届篆刻艺术展中获铜奖,北京电视台首届电视书法大赛获一等奖。书法篆刻作品及文章散见于《中国书法》、《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羲之书画报》等专业报刊杂志。出版有《全国高等院校书法专业考前辅导篆书篆刻》,北京电影学院音像出版社;《篆书峄山碑解析》(学书引鉴解析丛书 ) ,中国社会出版社;参与编撰《中国书法史图录简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霍文才先生小篆作品创作视频讲座

 

 

霍文才先生小篆作品创作视频讲座

 

 

霍文才先生小篆作品创作视频讲座

 

扩展阅读:

掌握篆书的结构是写好篆书的重要环节。小篆在《说文解字》中有9353字,现在常用的的也有3至4千字。每个字都各自构造,各有形态。要想在一幅作品中协调一致,达到统一,就要对字的结构进行分析。根据前人关于书法结体布白的论述,结合篆字构造以及自己的亲身体会,可将篆书分为几种结构类型来阐述。供初学者参酌,在联系中准确把握。


一 独体结构

字有独体和合体之分。独体结构的字没有偏旁,独立而自成体势。篆字的独体结构一般分直势和曲势两种。直势形正,而骨涵其中,要不偏不倚,严整端稳;曲势和婉而字形美观,要掌握好重心,稳而得势。

直势

曲势

二 向背接构

篆字中有内抱和外抱之分。弓之背向外,弦向内者,指内抱,谓之“相向”;背向内,弦向外,指外抱,谓之“相背”。两者各有体势,不可等而视同。相向者虽向内抱,但两部分皆有独存之势;相背者虽向外分,但两部分皆存联络之形。

相向

相背


三 相让结构

有的篆字由于自身的特点,两部分的字都朝向一个方向,安排不好,极易歪斜。这就要求对字作出相对的提升左侧或提升右侧的安排,彼此相让,以达到和谐统一。

相左

相右

四附丽结构

有的篆字存在有主有次的情况,也就是说字的一部分附于另一部分,两者不可偏离。这类字一般是以曲附正,字的正势要写得端庄凝练,而旁附的另一部分要写得多姿多态,这样才会静中有动,风神飘逸。


五 天覆结构

这类字属上重下轻者,状如顶戴,欲得其势,应注意上下对准,不可偏倚,更不可头重尾轻。

六 地载结构

这类字多半是上轻下重者,状如生长之草木。承上部分要耸起,地载之笔要托住。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幅作品中,地载结构的字最下面一画要略高于有垂脚篆字的底线。

七 排叠结构

字的左右为排,上下为叠。称排的字,书写时要有收有放,宽狭得所,自成体势;称叠的字要消纳停匀,蹙缩得当,连接紧密。


八 包裹结构

包裹结构都有围包着的体势。上包下、右包左的字宜阔,要围中有缺,有舒展秀劲之气;下包上、左包右和四包围的字宜收,使外围而不死,有静穆之感;使内布置爽然,内外有呼应之势。

上包下

右包左

下包上

左包右

四包围

“字之间架,如人之骨相,务使长短相称,骨肉调匀,左右整齐,前后舒泰”。(陆维钊《书法述要》)篆字结构千变万化,必须善于随形布置、随体附形,丝毫马虎不得,布置得当,才能使字字生动有趣,整篇血脉贯通。 根据一本字帖去阐释篆书的技法,所列字例因其字数的有限(其中笔顺特点、包裹结构个别字例是笔者加上去的),不一定很有针对性,难免存在附会之弊。初学者可择其技法要领反复临摹,做到精熟后,再从王福庵的其他作品中去体会运用,汲取真髓,自然水到渠成。

 

广告商链接:

猜您也喜欢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