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来自网络,有版权争议请邮件shufa_2015@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法理论 > 书海点滴 > 阅读正文

为什么王献之与其父并称“二王”?

时间:2015-03-17  来源:  点击:
广告商链接:

为什么王献之与其父并称“二王”?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王羲之的小儿子。官至中书令,世称“王大令”。献之兄弟七人,有六人学书,而献之成就最高。献之七八岁学书,一次王羲之趁其不备从后面抽取他手中的笔,没有拔动,遂感叹地说:
  “此儿书,后当有大名。”(皮和《论书表》)献之学书也十分刻苦,他经常窥其父练书,书法大有长进。还是在他十五六岁的时候,便劝其父“改体”。他说:“古之章草未能宏逸。今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不若革行之间,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且法度既不定,事贵变通,然古法亦局而执。”(张怀瓘《书议》)献之在书法艺术上有一种求变意识,这是十分可贵的。献之初学其父王羲之,又上溯张芝。来源 转载请保留链接)   

广告商链接:

猜您也喜欢

  • 练书法的修养与不练书法的修养区别!
    练书法的修养与不练书法的修养区别!
  • 一写就错的200个成语,学习!
    一写就错的200个成语,学习!
  • 一心“粉饰太平,闻名天下” 却痛失江山
    一心“粉饰太平,闻名天下” 却痛失江山
  • 浅谈八面出锋
    浅谈八面出锋

  •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