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来自网络,有版权争议请邮件shufa_2015@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法理论 > 书海点滴 > 阅读正文

为什么书坛言羲、献则怡然,言悦、湛则惘然?

时间:2015-03-17  来源:  点击:
广告商链接:

为什么书坛言羲、献则怡然,言悦、湛则惘然?


    清刘熙载《艺概·书概》日:“北朝书家,莫盛于崔、卢两氏。《魏书·崔元伯传》详元伯之善书云:‘元伯祖悦与范阳卢湛,并以博艺著名。湛法锤睬,悦法卫灌,:而俱习索靖之草,皆尽其妙。’湛传于子堰,堰传子邀;悦传于潜,潜传元伯。:世不替业。故魏初重崔、卢之书。观此则崔、卢家风,岂下于南朝羲、献哉!惟自隋以后,唐太宗表彰右军,明皇笃志大令《桓山颂》,其批答至有‘桓山之颂,复在于兹’,之语。及宋太宗复尚二王,其命翰林侍书王著摹(阁帖》,虽博取诸家,归趣莫以二王为主。以故艺林久而成习,与之言羲、献则怡然,与之言悦、湛则惘然。况悦、湛以下者乎!”


    按语:人不及者我到,谓之独辟蹊径也;人不言悦、堪者我访,面目亦应有所新。

 

 

广告商链接:

猜您也喜欢

  • 什么是毛病笔画?“笔画造型八病”是怎样形成的?如何纠正?
    什么是毛病笔画?“笔画造型八病”是怎样形成的?如何纠正?
  • 柳公权《兰亭诗》卷 释文
    柳公权《兰亭诗》卷 释文
  • 书法,写快还是写慢?
    书法,写快还是写慢?
  • 浅谈八面出锋
    浅谈八面出锋

  •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