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书惟师秦汉魏晋,才气格高古?何谓虚实相生?
时间:2015-03-17 来源: 点击:次
为什么书惟师秦汉魏晋,才气格高古?何谓虚实相生?
为什么书惟师秦汉魏晋,才气格高古?
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揖·导源第十四》日:“为散文者师法八家,则仅能整洁而已,雄深必不及八家矣。惟师三代,法秦汉,然后气格浓厚,自有所成,以吾与八家同师故也。为骄文者师法六朝,则仅能丽藻而已,气味必不如六朝矣。惟师秦汉,法魏晋,然后体气高古,自有遒文,以吾与六朝同师故也。故学者有志于古,正宜上法六朝,乃所以善学唐也。”
按语:书法出入殷商两周秦汉间方为有志之士。
何谓虚实相生?
清朱和羹《临池心解》曰:“作行草最贵虚实并见。笔不虚,则欠圆脱;笔不实,则欠沉着。专用虚笔,似近油滑;仅用实笔,又形滞笨。虚实并见,即虚实相生。书家秘法:妙在能合,神在能离。离合之间,神妙出焉。此虚实兼到之谓也。”
按语:书法的虚、实在执笔,合、离在结体,二者只有很好地协调起来,才能恰到好处地掌握住“度”,写出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