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来自网络,有版权争议请邮件shufa_2015@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法理论 > 书海点滴 > 阅读正文

如何结字?应该如何作书?

时间:2015-03-17  来源:  点击:
广告商链接:

如何结字?应该如何作书?

 

如何结字?


    清初王澎《论书剩语》云:“结字须令整齐中有参差。”“作字不可豫(预)立间架,长短大小,字各有体,因其体势之自然与为消息。有意整齐与有意变化,皆是一方死法。”
    “古人书鲜有不具姿态者,虽峭劲如率更,遒古如鲁公,要其风度,正自和明悦畅。一涉枯朽,则筋骨而具,精神亡矣。作字如人然,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可以为人。”
    按语:与前人结字法又深一层,足可借鉴并用。

应该如何作书?


    清宋曹《书法约言·总论》曰:“楷法如快马所阵,不可令滞行,如坐卧行立,各极其致。草如惊蛇人草,飞鸟出林,来不可止,去不可遏。先作者为主,后作者为宾,必须主宾相顾,起伏相承,疏取风神,密取苍老。真以转而后遒,草以折而后劲。用骨为体,以主其内,而法取乎严肃;用肉为用,以彰其外,而法取乎轻健。使骨肉停匀,气脉贯通,疏处、平处用满,密处、险处用提。满取肥,提取瘦,太瘦则形枯,太肥则质浊。筋骨不立,脂肉何附;形质不健,神采何来?肉多而骨微者谓之墨猪,骨多而肉微者谓之枯藤。书必先生而后熟,既熟而后生。先生者学力未到,心手相违;后生者不落蹊径,变化多端。然笔意贵淡不贵艳,贵畅不贵紧,贵涵泳不贵显露,贵自然不贵作意。盖形圆则润,势疾则涩。不宜太紧而取劲,不宜太险而取峻。迟则生妍而姿态毋媚,速则生骨而筋络勿牵。能速而速,故以取神;应迟不迟,反觉失势。无论藏锋出锋,都要章法安好,不可亏其点画而使气势支离。
    夫欲书先须凝神静思,怀抱萧散,陶性写情,预想字形堰仰平直,然后书之。若迫于事,拘于时,屈于势,虽锤、王不能佳也。凡书成宜自观其体势,果能出人古法,再加体会,自然妙生。但拘于小节,畏惧生疑,迷于笔先,惑于腕下,不成书矣。今人作书,如新妇梳妆,极意点缀,终无烈妇态也,何今之不逮古钦?”
    按语:高人之论,精深极甚。

广告商链接:

猜您也喜欢

  • 北京中小学书法大赛颁奖 11名外籍学生获奖
    北京中小学书法大赛颁奖 11名外籍学生获奖
  • 胡秋萍谈草书:理性与浪漫的交融
    胡秋萍谈草书:理性与浪漫的交融
  • 苏轼有云:“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苏轼有云:“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 为什么说“永字八法”基本上概括了汉字的笔画?
    为什么说“永字八法”基本上概括了汉字的笔画?

  •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