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笔法运用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务必尽于精熟?
时间:2015-03-17 来源: 点击:次
为什么说笔法运用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务必尽于精熟?
唐孙过庭《书谱》曰:“夫运用之方,虽由己出,规模所设,信属目前,差之一毫,失之千里,苟知其术,适可兼通。心不厌精,手不忘熟。若运用尽于精熟,规矩暗于胸襟,自然容于徘徊,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亦犹弘羊之心,预乎无际;厄丁之目,不见全牛。”
按语:在书法艺术的分寸把握上存在度的问题。如用力过猛,则失之野;力之不到,则失之柔。如何掌握?度,即法度。书法的法度是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规矩,这个规矩一般是不变的。但人们的审美观随时代发展改变,这个度就可能会有新的变化,书法的法度一般内容包括:用笔可率不可草,可留不可滞;用墨可润不可湿,可干不可燥;结体可满不可涨,可拙不可呆;章法可实不可闷,可连不可串。还有豪放与粗野,秀丽与姿媚,稚拙与呆板,这些都是需要严加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