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书有定法吗?
时间:2015-03-17 来源: 点击:次
古人书有定法吗?
清包世臣《艺舟双揖·历下笔谭》日:“古人书有定法,随字形大小为势。武定《玉佛记》字方小半寸;《刁惠公》、《朱君山》字方大半寸;《张猛龙》等碑,字方寸;《郑文公》、《中明坛》,字方二寸;各碑额、《云峰山诗》、《瘗鹤铭》、《侍中石胭》,字方四五寸;云峰,姐蛛两山刻经,字皆方尺;泰山刻经,字方尺七八寸。书体虽殊,而大小相等,则法出一辙。至书碑题额,本出一手,大小既殊,则笔法顿异。后人目为汇帖所迷,于是有《黄庭》、《乐毅》展为方丈之谬说,此自唐以来榜署字遂无可观者也。”。
按语:据余猜测,古人书初应该是无法的,任何一种书体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漫长过程。在这漫长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肯定无法。无法才能发展,有法就很难发展。有法是在它的成熟期、定型期。任何东西只有在发展中才活跃,才丰富。发展中的东西经历很长时间,经过很多人的创造、发挥、总结,保留了其中美的、健康的成分,并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和时间的检验,到了成型、成熟和结果期,就形成了后人认为的法。毛泽东有句名言,为“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我们对古人的东西要吸取精华,别除措粕,是很对的。我们今天有必要吸取古人书法的精华而又同时不能受其束搏,要在吸取古人书法精华的基础上创造出无愧于我们时代的好作品。
书法
楷书字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