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九叠篆”不能代表宋代印章艺术的主流?
时间:2015-03-17 来源: 点击:次
为什么说“九叠篆”不能代表宋代印章艺术的主流?
唐宋时代是实用印章向文人篆刻艺术的过渡期,而官印的工具性决定了它以特定的程式为标准,而不讲究艺术趣味。这一时期的官印尺寸多在5-6厘米见方,所用文字以小篆为基础.印文屈曲填满,线条反复折叠,次数没有定则,因古代以“九”言其多,故谓之“九叠篆”。到了金、辽时代,这种叠篆的程式走向极端,并一直延续到明清和近代,成为印章中刻板枯燥、意味单调的一流。
以往人们一提到宋代印章,总是把“九叠篆”这一官印形式作为其惟一面貌,进而对整个宋代印章艺术作出了 “日流于伪谬”(清陈克恕《篆刻针度》)的评价。来源 转载请保留链接)
推荐:
书法培训
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