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来自网络,有版权争议请邮件shufa_2015@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法理论 > 书海点滴 > 阅读正文

欧阳中石:学书法就要抓住一个人

时间:2018-07-07  来源:书法易  点击:
广告商链接:

 我学书法很晚,到现在还是一个初学者。刚才欧阳老师的讲话,值得我们认真思考。长期以来,我们是如何学书法的呢?临帖!而且是遍临诸体,遍临名家,临多了,最后形成一体。但是谁也没想过这样学习书法会形成什么结果?欧阳老师刚才一语中的:千人一面,我们写的字都差不多!欧阳老师的经验就是抓住一个人。这不是他第一次说。

这两天陪同欧阳老师来青岛,听他断断续续传授学书之道,给我触动最深的有这么四点。

第一,盯住一个人的帖反复临。我曾下过决心,将来我有时间的时候,把过去临过的帖再好好临一临。临多了以后,见识多了,博采众长,这个取一点,那个取一点,营养逐渐丰富起来,书法定会越来越好。这两天,特别是今天,欧阳老师系统地讲了他的观点,就是抓住一个人。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结合自己的书法实践,好好想一想其中的道理,这是他集几十年从事书法教育的经验和他自己的体验而提炼出来宝贵意见。这是非常有价值的学书之路。

欧阳中石:学书法就要抓住一个人

 

第二,临帖一定要临得一模一样。这也是欧阳老师的一贯要求。这两天他纠正了一个错误观念,学书法不必追求临像,我在我的文章中就这么讲过,我也是这么临帖的。我为什么这么说、这么做呢?我的理由是,一个人很难把自己的字临像,更不要说去临别人了。特别是初学阶段,笔都拿不稳,没法做到像欧阳老先生讲的“遣毫”。遣毫,就是运用和控制毛笔的一种境界,想把笔送到哪儿,它就能到那儿,想用它的笔肚就用笔肚,用它的笔尖就用它的笔尖,毛笔乖乖地听从调遣,他把这种能力叫做“遣毫”。我觉得初学者“遣毫”能力弱,要临像得化多倍的功夫,投入与产出不匹配。所以我临帖都是大而化之,主要学写法。

欧阳中石:学书法就要抓住一个人

 

第二届全国临帖作品展现场照片

我这是到什么时候才下决心临像呢?从去年,我临王羲之的《十七帖》,我决心把它临像。这个时候功夫比原来花的少了,能够比较地接近原帖了。但是这个时候学书法已经学了八年了,假如我很早就追求临像的话,很可能今天的书法就是另外一种面貌。欧阳老师这两天反复强调,抓住一个人,一定要临像。临的像是要狠下功夫的。在首都师范大学,欧阳老师在弘文书院上过一课,他写了一个“术”,技术的术。他说你甭看这个字写得好不好。好也是它,差也是它,你们就给我把它临像了。他就是这么训练学生。这个要求值得我们思考和运用。

第三点,临就集中临几个字。就是说,我们抓住一个人,不一定下功夫临他很多字,就临三个字、五个字、二十个字,把它们临像了,神形兼备了,临到位了,就会举一反三,推而广之。这个话是有道理的。著名的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一个语言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什么意思呢?小孩一下子会讲很多话,这些话并不是他一句一句地学来的;不是像鹦鹉学舌一样,你教一句,它会一句。小孩不是鹦鹉,他在学习语言过程中,一下子能冒出很多话,为什么?他主要把握了句子的结构、逻辑,就会自动转换生成成一系列句子。欧阳老师的这个观念,我认为跟乔姆斯基的语言转换生成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大家不妨实践一下,抓住一个人的几个字,临像临透。

欧阳中石:学书法就要抓住一个人

 

墨像导师临《智永千字文》

第四点,多悟。先生这几天反复讲到练字问题,他说书法不是练出来的。因为有朋友向他表示,一定要下功夫练字。他说,你可别下功夫,字不是练出来的,是悟出来。一个“悟”字,言简意赅,包含着深文大义。我们看到有的人从早练到晚,从晚练到夜,练得腰酸背痛,最后字也没练出来。那些东看看、西看看,也没见他在练字上花多少功夫,反而写得不错。他就是反复地琢磨、用心去悟。写字的一些基本功具备之后,这些基本功,就是会用笔,会用墨,掌握点线要领等;这些基本功不具备,你就是悟也不行。在这些基本技术过关了之后,学习书法就应该多悟。欧阳老师这个“悟”字,我觉得我们应该好好地“悟”。

刚才讲的这几点,会成为我今后学习书法的新思路。我就谈这么多体会,不对的地方请各位指正。(来源:26国学网,原文有删节)

广告商链接:

猜您也喜欢

  • 欧楷写的有模有样,和田英章书法很神似
    欧楷写的有模有样,和田英章书法很神似
  • 什么是毛病笔画?“笔画造型八病”是怎样形成的?如何纠正?
    什么是毛病笔画?“笔画造型八病”是怎样形成的?如何纠正?
  • 《礼记》千古智慧,中华礼仪之美
    《礼记》千古智慧,中华礼仪之美
  • 宋太宗重书法:习书识字读书明经
    宋太宗重书法:习书识字读书明经

  •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