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曹宝麟书法作品欣赏及他的《我看刘炳森》
时间:2017-10-31 来源:曹宝麟 点击:次
曹宝麟,男,汉族,1946年5月生于上海,江苏无锡人,当代中国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学者。近年来, 曹宝麟锐意变法,熔裁宋、明,渐达苍茫浑成之境。 精研米芾,博涉颜鲁公、苏东坡、黄山谷诸家,其书法自成一格,以纯粹的帖学家法再现了古典之美。
曹先生<我看刘炳森>原文
刘炳森作古已年余,今天谈论他似乎比较合适.不可否认,他是凭借权力寻租才爬到这一步的.试想,文联选举,当选副主席都是各协会的主席,这应是章程所规定的.极不正常的是唯有书协例外,时为副主席的刘却当上了,这等于宣告下届书协主席非其莫属,专待群臣劝进沈鹏禅让了.他以拙劣而匠气的字聚敛的巨资用以沽名钓誉,佛学能知几何,竟也想买个主席当当.在他炙手可热之时,自我膨胀到连外行的领域也敢置喙.试举一例,书协机关刊物<<书法家通讯>>曾刊登一篇他的讲话,其中对最后一批颁布旋遭废止的汉字简化方案大加挞伐.当然,这批僭越的简化本不足取,但乱作批判同样不足为训.如一个"道"把"首"简化为"刀",刘氏不从审美立场出发,却揶揄云,你在路上看到一把刀,不要被吓死吗!(大意)见此高论,不禁哑然失笑.顺着他的逻辑,好象看到一把刀还要比一个人头更使人毛骨悚然了,这不是荒唐之极吗?其实,"道"及被改得不伦不类者皆属形声,所从亦皆声符,与会意字的意符根本无涉!如此浅薄虚妄,只能贻笑大方.书如其人,谁谓不然.不能想象假如刘真的黄袍加身,会给书坛带来什么前景.功败垂成,野心落空,真是老天有眼.
曹宝麟《我看刘炳森》一文发出后,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大专业网站的网民们纷纷发帖,各抒己见,或披露书坛黑幕,或支持曹宝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时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