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彦博 三札卷
文彦博生活的时代,是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主要体现在这时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人物,如范仲淹、欧阳修、苏轼、沈括、王安石、曾巩以及周敦颐、包拯、狄青等。陈传席先生有言:“中国文学史和绘画史上,高手如云的时代才会产生最伟大的文学家和画家……没有高手的时代,大多一个高手也没有。”历史事件则以王安石变法为人瞩目。文彦博作为一位政治家,又寿至92岁,历仁、英、神、哲四朝,前后任事约五十年,在政治舞台上度过了他那漫长、复杂、变幻不定的人生。
文彦博(1006-1097),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天圣进士。曾封潞国公,位至宰相、太师,可谓官高爵显。其实他的仕途并不平坦,曾几起几落,这恰恰说明他不是一个碌碌无为之辈。庆历七年(1047年),文彦博任枢密副使时,平息了王则起义,并将之擒获。文彦博以功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院大学士,这是文彦博政治道路上一个重要转折点。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王安石上书主张变法,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第二年,行“青苗法”,然反对者颇多。文彦博与神宗论新法时提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的论点,并借华山坍坏是为天意反对新法。熙宁六年(1073年),文彦博终因反对派构陷而被罢去。然而就在第二年,王安石自己也被罢相。崇宁时,蔡京为相,将文彦博、吕公著、司马光等人称为“元祐党人”,刻元祐党人碑,禁止元祐学术。直到北宋末南宋初,文彦博才被追复太师,谥忠烈。史称文彦博“公忠直亮,临事果断,皆有大臣之风。至和以来,共定大计,功成退居,朝野倚重”。
从书法史看,文彦博时代也是一个重要时期,苏、黄、米、蔡自不必说,薛绍彭、周越等也是当时著名的书家。大臣、政治家、文学家而兼擅书法者有叶清臣、范仲淹、富弼、欧阳修、吕公弼、赵挕⒑⑼醢彩取S肷鲜稣庑┤讼啾龋难宀┛晌奖壬喜蛔恪⒈认掠杏啵芴逅街械绕稀N难宀┯惺槊媸朗榧S小鹅舨刻贰ⅰ度怼贰ⅰ兜帽ㄌ贰G宕冻渭檬獭分锌逃兴?a href='/a/201402/2436.html' target='_blank'>行书题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