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来自网络,有版权争议请邮件shufa_2015@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法展示 > 名家作品 > 阅读正文

白蕉书法|夏日的一阵清风

时间:2022-10-30  来源:  点击:
广告商链接:

原标题:白蕉书法|夏日的一阵清风

白蕉出身书香门第,幼承家学,才情横溢,生性散澹自然,不慕名利。少时即以书翰闻名乡里,一生大成,“诗书画印”允称一代。写兰尤享盛誉,绝有逸致。有一次,白蕉在上海举办展览,开幕式上有人捣乱,幸亏邓散木出面调停,请白蕉治印两方才得以平息。 我推测很大可能是仰慕白蕉印艺者故意“出此下策”。

白蕉自谓“诗一,书二,画三”,虽然是文人自负而又自谦的体现,但是徐渭和齐白石也皆有类似言论。换句话说,或许正是他那一代的艺术大师们都苛求全面的才情修养创造至今都难以被人超越成就。

在他书法中,笔法和气息属于古典式的,可以与前贤相衔接,呈现出延续性特征。白蕉擅小楷、行书和大草等多体,风格纵逸萧散、涤尽尘俗。但白蕉最为人称誉的,还是他那一笔秀逸奔放的行草书。细加衡量,自早年至晚年,经历了“楷书——行书——行草书——草书”的变化。

白蕉的手札能展现个人才情,逸笔草草,牵丝映带,笔致轻盈,随意点染,墨韵氤氲,跌宕多姿,尽显风流自在。而从个人气质和性情来说,他外表温文尔雅,具有旧式文人典型的谦谦君子之风,但骨子里又是桀骜不驯的。

白蕉的一生,主要是学者、诗人、书画家的角色,服膺于晋人观念,超然物外,平淡冲和,却不乏“刑天舞干器,猛志固常在”的一面,具备了忧患、济世意识和家国情怀。

白蕉行书《杨慎诗》

释文:

往年曾上嘉陵宿,驿楼东畔阑干曲。江声彻夜揽离愁,月色中天照幽独。

岂意飘零瘴海头,嘉陵回首转悠悠。江声月色那堪说,肠断金沙万里楼。

素娥明月玉弓悬,汉塞黄河锦带连。都护羽书飞瀚海,单于烈火照甘泉。

莺闺燕阁年三五,马邑龙堆路十千。谁起东山安石卧,为君谈笑静烽烟。

七十余生已白头,明明律例许归休。归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为滇海囚。

迁谪本非明主意,网罗巧中细人谋。故园先陇痴儿女,泉下伤心也泪流。

同泛洞庭波,独上西陵渡。孤棹溯寒流,天涯将岁暮。

此际话离情,羁心忽自惊。期佳在何许,别恨转难平。

萧条滇海田,相思隔寒燠。蕙风悲摇心,菡霞愁沾足。

山高瘴疬多,鸿雁少经过。故国千万里,夜夜梦烟萝。

夔州府城白帝西,家家楼阁层层梯。冬雪下来不到地,春水生时与树齐。

上峡舟航风浪多,送郎行去为郎歌。白盐红锦多多载,危石高滩稳稳过。

时在乙酉仲冬录旧作数首以奉梗淮仁兄雅正

復翁白蕉

关于白蕉

白蕉(1907—1969),本姓何,名治法,又名馥,字远香,号旭如,又署复翁、复生、济庐、海曲等,别号有云间居士、束海生、法天者、养鼻先生、不出不入翁、仇纸恩墨废寝忘食人等。上海金山人,能篆刻,精书法,亦擅长画兰,能诗文。白蕉是二十世纪中国书法帖学方面的杰出代表。他的书法艺术深入晋唐,自出机杼,气息清新,韵味淳厚。诸体之中尤以行草尺牍见称,每于兴至,信手挥洒,天机自动,不见端倪。沙孟海先生誉其为:“三百年来能为此者寥寥数人。”书法之余,偶作兰草,风姿绰约,清冲淡远。盖以精于书道,故能叶叶出草法,办办入楷意。观其书画,是知非才情学养俱佳者不可入其堂奥。惜罹难“文革”,流年不永,垂世之作较少。

白蕉先生以兰花自喻,自持高洁。社会不公,君子几多磨难;恶草肆虐,幽兰遭殃;

(鸣谢:临帖吧)

广告商链接:

猜您也喜欢

  • 林语堂先生书法,不是书法家,气韵却胜书法家一筹
    林语堂先生书法,不是书法家,气韵却胜书法家一筹
  • 姜逢元 草书纪游诗册
    姜逢元 草书纪游诗册
  • 成亲王小楷书法欣赏《石阙铭》拓本
    成亲王小楷书法欣赏《石阙铭》拓本
  • 王世贞 跋赵佶《雪江归棹图卷》
    王世贞 跋赵佶《雪江归棹图卷》

  •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