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来自网络,有版权争议请邮件shufa_2015@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法理论 > 书海点滴 > 阅读正文

为什么涩、快、重、轻等笔的用法要相适应地配合着运用?

时间:2015-03-17  来源:  点击:
广告商链接:

为什么涩、快、重、轻等笔的用法要相适应地配合着运用?


    沈尹默《书法论丛·书法论·余论》:“米元章说,沈辽排字,蔡襄勒字,苏轼画字,黄庭坚描字,他自己刷字。这都是就各人的短处而言的。但是写字时,结体必须排匀整,但只顾匀整,就少变化,这是讲结体。用涩笔写便是勒,用快笔写便是刷,用笔重按着写便是画,用笔轻提着写便是描,这是讲用笔。涩、快、重、轻等笔的用法,写字的人一般都是要相适应地配合着运用的。若果偏重了一面,便成了毛病。米元章的话,是针对各人偏向讲的,不可理解为写字不应当端详排比,不应当有勒、有刷、有画、有描的笔致,这不可不知。”
    按语:不理解的东西要从理论上去学习,理论上的东西要从实践中去领会运用,这就叫学以致用。

 

字法一样而因人体势多异,为什么?

    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揖·缀法第二十一》曰:“侧之必收,勒之必涩,啄之必峻,努之必战。此千古书家之公论,诸家所必同者也。然诸家于八法体势各异,但熟玩诸碑可得之。”

    按语:熟玩诸碑乃创新体势之前提也。

 

创作时达不到理想效果。怎么办?

    东晋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临章第一》曰:“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脚手,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兼加抽拔。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创临惟须滑健,不得计其遍数也。”

    按语:“不得一番寒彻苦,难得腊梅放清香。”创作原本就是不轻松的。

 

 

专题:

张旭

颜真卿

广告商链接:

猜您也喜欢

  • 书画传统装裱与现代机裱的鉴别
    书画传统装裱与现代机裱的鉴别
  • 你真的会临摹吗?这六招太实用了!
    你真的会临摹吗?这六招太实用了!
  • 心与手的坚持——关于书法学习的谈话
    心与手的坚持——关于书法学习的谈话
  • 砚的起源及发展
    砚的起源及发展

  •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