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来自网络,有版权争议请邮件shufa_2015@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法理论 > 书海点滴 > 阅读正文

怎样认识历代篆书的流变?

时间:2015-03-17  来源:  点击:
广告商链接:

怎样认识历代篆书的流变?


    清钱泳《书学·小篆》曰:“今人有认汉器款识、印章及《五凤题字》、(三公山碑》为篆书者,误矣。观徐鼎臣所模(绎山》、《会稽》、《竭石》诸刻,尚得秦相三昧,而唐之李少温,宋之梦瑛、张有,元之周伯琦,明之赵宦光,愈写愈远矣。本朝王虚舟吏部颇负篆书之名,既非秦非汉,亦非唐非宋,且既写篆书,而不用《说文》,学者讥之。近时钱献之别驾亦通是学,其书本宗少温,实可突过吏部。老年病废,以左手作书,难以宛转,遂将钟鼎文、石鼓文及秦汉铜器款识、汉碑题额各体参杂其中,忽圆忽方,似篆似隶,亦如郑板桥将篆、隶、行、草铸成一炉,不可以为训也。惟孙渊如观察守定旧法,当为善学者,微嫌取则不高,为梦瑛所囿耳。献之之后,若洪稚存编修、万廉山司马、严铁桥孝廉及邓石如、吴山子(昌硕)俱称善手,然不能过观察、别驾两公中年书矣。”!
    按语:此一家之言,亦有偏激不妥之处。

 

 

书法

颜真卿

广告商链接:

猜您也喜欢

  • 【慧文谈艺】管窥佛法与书法(二)
    【慧文谈艺】管窥佛法与书法(二)
  • 近代书法作品的商业化
    近代书法作品的商业化
  • 99%的人会读错的历史人名,你能读对几个?
    99%的人会读错的历史人名,你能读对几个?
  • 解密当代书法界真实现状
    解密当代书法界真实现状

  •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