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来自网络,有版权争议请邮件shufa_2015@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法理论 > 基本技法 > 阅读正文

学习书法的“入帖”与“出帖”

时间:2018-03-03  来源:清韵逸品  点击:
广告商链接:

 入帖、出帖是学习书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入帖的解释比较简单,就是在以碑帖作为范本的习书过程中,从陌生到熟练,逐步掌握了范本的笔意、笔势乃至精神体貌,这样,就算是“入”帖了。当然“入帖”的讲法,并不拘泥于“帖”,并不是学帖的叫“入帖”,学碑的叫“入碑”,“入帖”是一个通称,简言之,就是掌握了范本的书法。比起“出帖”来说,入帖算是入了书法之门的一个初级阶段。

学习书法的“入帖”与“出帖”

董其昌临阁帖

所谓“出帖”,有两种理解。

一种解释是,在临摹范本的过程中,不斤斤拘泥于范本,亦步亦趋地摹仿,而是在掌握范本的笔意、笔势、笔法的同时,写出自己的面貌。

董其昌行书杜甫诗

学习书法的“入帖”与“出帖”

另一种解释是,在掌握了一种写法——当然是指对范本的掌握以后,丢掉范本固有的风貌特点。比如说,某人先学米芾写法,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改学王羲之书法,这就需要把已经形成的一手米字的书写习惯丢掉,如此才能较有效地去学王字,否则的话,习王而带有米味,终究不是上乘。

学习书法的“入帖”与“出帖”

王铎书法

一般来说,要养成一种书写习惯,或者说掌握一种书写特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要改掉已经养成的书写习惯,重新去掌握另一种特点,更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因此说,入帖难,出帖更难。

清代何子贞书法,何书学颜体,但能得颜体之神而脱略其形,可说是“出帖”的典范。

学习书法的“入帖”与“出帖”

广告商链接:

猜您也喜欢

  • 明灭亡后,国毁家亡,他心情悲愤落发为僧,八大山人书画欣赏
    明灭亡后,国毁家亡,他心情悲愤落发为僧,八大山人书画欣赏
  • 欧体楷书解析欧阳询楷书钩的各种写法(珍藏帖)
    欧体楷书解析欧阳询楷书钩的各种写法(珍藏帖)
  • 大字书法结构八十四法通解_搜狐文化_搜狐网
    大字书法结构八十四法通解_搜狐文化_搜狐网
  • 郑智强:《九成宫》笔法中的“斜切”与“隶意”
    郑智强:《九成宫》笔法中的“斜切”与“隶意”

  •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