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来自网络,有版权争议请邮件shufa_2015@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法理论 > 书法史 > 阅读正文

张芝的追随者

时间:2015-03-16  来源:  点击:
广告商链接:

张芝的追随者
    张芝的草书,在当时影响甚广。他风靡的势头使站在正统立场上的士大夫惊呼“拙草无损于治“,“志小者必忽大”。赵壹在《非草书》中提到过梁孔达、姜孟颖、罗晖、赵龚均是汉末追随他的草书家。卫恒《四体书势》更详细指出:
    伯英弟文舒(张昶)者次伯英,又有姜孟颖(姜诩)、梁孔达(梁宣)、田彦和及韦仲将(诞)之徒,皆伯英之弟子,有名于世。然殊不及文舒也。罗叔景(晖)、赵元嗣(龚)者与伯英同时,见称于西州.而矜此自与,众颇惑之.故伯英自称: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徐。
    由此可以证明,在张芝草书流派的队伍中,既有如姜、梁、田、韦这些明确师徒授受关系的书家,也有如罗、赵等人效法他而风靡各地者。然而更重要的却是靠家族的影响直接承继发展,这在汉末魏晋是流派发展的主要途径。上述张芝一脉书法的传递中,最重要的一位是其季弟张社。如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中云:


芝弟叔,汉黄门侍郎,亦能草,今世云芝草者,多是叔作也。


    可见张昶之草书几可乱张芝之真,评者以为其仅次于张芝,故在汉末魏晋有“亚圣”之称。由汉人魏的索靖(239-303),是张芝的姊孙,亦是其家族中的重要承递者,其章草师法张芝,袁昂《古今书评》称:“索靖书如飘风忽举,鸳鸟乍飞。”此外活动于魏晋时代的卫氏一门、东吴的皇象,以及延伸至东晋的王氏一门、都氏一门、谢氏一门、庚氏一门也都是张芝一脉的传递者。所有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张芝所形成的草书流派,在汉末魏晋时期文人书法流派巾的重要地位和巨大影响。
    草书作为一种书体,在历史上始终没有登上官体文字的宝座,但却在用笔技巧上大大超过了篆隶,它既有着严格的书写规范,又有着丰富的艺术内涵。
从杜操至崔缓,再至张芝,历史为后世展示了一条清晰可辨的草书流派发展线.东汉的草书家顺应文字的发展规律所选择的这一书体,成为当时最有生命力的书法艺术创作素材,并获得了社会广泛的响应。在汉代桓、灵时期的草书热中,张芝的草书流派扮演了主角,并最终成为这一时代书法艺术的领潮流者。
    东汉至魏晋,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书体演变的终结期。因此杜、崔、张所代表的草书流派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是与加工、美化新体相关,变实用为艺术,使实用审美转化为艺术审美,并最终通过艺术理论—如崔援的《草书势》将其审美特征固定下来,并诉诸个性风格的作品,流传于世。
    张芝的书法流派为当时的书家开辟了一条道路,确立了一种艺术创作的模式。其同时或身后,刘德升之于行书,蔡9之于飞白,锤9.之于楷书,王羲之之于楷书、今草与行书,大抵都遵循着这一创作的模式而登峰造极。从流派形成的条件看,一是继承前人的风格和笔法进行再创造,二是对新体进行改造、加工和美化,三者集干一体,成为汉末魏晋书法高潮中书法家成功的必由之路。

 

书法

书法讲座

广告商链接:

猜您也喜欢

  • 异彩纷呈般若经
    异彩纷呈般若经
  • 墓志书法:王公贵族的早期墓志
    墓志书法:王公贵族的早期墓志
  • 秦代简书—《龙山里耶秦简》
    秦代简书—《龙山里耶秦简》
  • 书法山来见性真——沈尹默书法
    书法山来见性真——沈尹默书法

  •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