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来自网络,有版权争议请邮件shufa_2015@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法理论 > 书法史 > 阅读正文

有认为学书之所以需要临古.在于“去本色”者

时间:2015-03-17  来源:  点击:
广告商链接:
有认为学书之所以需要临古.在于“去本色”者
    这种保守思想体系化,上升到理论,便形成他们的学摹古人的美学目的—“去本
色”。
    李流芳就认为学古人书,目的不是学古人方法,取古人经验,而是“去本色”。
    李流芳(1575-1629)南京嘉定人,字茂华,又字长蓄、号秀海,他说:
        学书贵得其用笔之意,不专以临幕形似为工。
    不要只注意“形似”,不以学得形似为工。贵在得古人用笔之意。—这不很好吗?不,这不是根本理由。根本理由在于:
        不临幕则与古人不亲,用笔结体则不能去本色。攀书,然后知古人难到。尺
    之寸之而规之,求其肖而愈不可得,故学者患苦之。然后为某书某书则不肖,去
    自书则远矣。
        故多幕古帖而不苦其难,自渐去本色,以造入古人堂奥也。
    多么清楚!“去本色”,“磨灭本性”,“人古人堂奥”,这就是封建社会后期,即在元明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一种书法艺术理想、书法美学思想。他们也讲修养,讲的就是这种去本性、无本色的无主体性艺术修养。如果真信了这种思想,中国书法将走向何方?
   
广告商链接:

猜您也喜欢

  • 秦代简书 《云梦睡虎地秦简》
    秦代简书 《云梦睡虎地秦简》
  • 南北朝书法
    南北朝书法
  • 东晋士大夫的书法
    东晋士大夫的书法
  • 张謇书法:古雅多情张宝宝
    张謇书法:古雅多情张宝宝

  •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