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龙、萧子鹏论学古要兼收并蓄,以使胸中宏博
时间:2015-03-17 来源: 点击:次
吾人学书当兼收并蓄,聚古人于一堂,接风采于几案,手执心读,求其字
体、形势、转侧、结构,若龙跳虎卧,风云转移,若四时代谢,二仪起伏,利若
刀戈,强若弓矢,点摘若山颓雨骤,而纤轻如细雾游丝,使胸中宏博,纵横有
象,庶学不窘于小成,而书可名于当代矣。
他把临摹古人当做积累点画结体、学习运笔经验的过程,以求“使胸中宏博,纵横有象”,而不使自己拘于某家一法,“窘于小成”。 虽然这一见识,也局限于法帖形象的调济,没有阐明书法创造的根本,但较之那些讲求如何从一家书中求形求神,而不知有自己的创造,却开放多了。
萧子鹏不仅与屠龙见识有相似处,而且其(论草书》(收《佩文斋书画谱》)要言不烦,对兼收并蓄之书的审美效果作了论述。
草不若楷之正,楷不若篆之纯,然而草虽非古,众体可兼。若庄以存正,纵
以出奇,潇散处有涵蓄者在,浑厚中有精华者著,驰不失范矣。若简不知检,旷
而无归,与夫乱古而作,皆书之盘也。
(《云丘子集》)
他认为不同字体,各有形势特征,草书虽非篆隶古体,却兼出各体。学书者若能运用各种字体,汲取各家书体的不同风格为营养而化成自己,纵笔创造也不失规范。否则随意简草,不合矩度,就与“乱古而作”一样,成为书法的蠢虫了。这就不是书唯晋,或唯晋唐,不按右军就是“野狐禅”,只知有古人,不知有自己的书学思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