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来自网络,有版权争议请邮件shufa_2015@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法理论 > 书法史 > 阅读正文

鲁迅书法:无情未必真豪杰

时间:2015-03-17  来源:  点击:
广告商链接:
鲁迅书法:无情未必真豪杰
作者 管继平
    兽迅先生的字大概是我们这辈人最熟悉的文人书法了。大概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我那时才七八岁的年纪吧,就清晰地记得有一次父亲从文具店里买回一幅兽迅书法的印刷品,即著名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印刷品也制成一副对联的样式,有纸质的卷轴。父亲将它挂在墙上,顿时陋室生辉。我那时也识不了几个字,但那幅书法中最后一个“牛”字的竖笔写下来时有一弯曲,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记得当时还问了父亲,父亲解释说:“这最后的一弯,就好比像牛的尾巴一样。”    如今.从文字学的角度看,当时父亲的解释也未必正确,但从此却开启了我关注并爱好书法的兴趣,那一问也可算是我认识鲁迅书法的发韧之问。


鲁迅书法作品


    尽管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奠基者,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他的一篇《狂人日记》,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开山之作……但在他显赫的文名之下,其书法上的深厚造诣,依然得到世人的认可。或许有许多人还未必将他归于书法家之列(当然更多的是鲁迅先生自己就不愿).然只要说起“文人书法,,稍懂一点的都知道,兽迅书法是最具代表性的了。诚然,兽迅的字笔力沉稳,自然古雅,结体内敛而不张扬,线条含蓄而有风致,即便是略长篇的书稿尺赎,也照样是首尾一致,形神不散。深厚的学养在不经意之间,已洋溢在字里行间.所以,赏读鲁迅书法,在你不知不觉的时候,书卷气已经扑面而来。就好比盐溶于水,茧有味而无形。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在过去曾有一段时间里,鲁迅书法非常时髦。国内的许多报刊题头,各大文化馆、电影院以及学校等,均喜集鲁迅字体放大制成招牌,一时“鲁迅体”和“郭体”一样,风靡全国。好在鲁迅书法结体紧密,线条厚实而稳扎,所以放大之后精神宛在,仍无涣散之态。然而作为以个性见长的文人书法,被运用得太滥终究不是好事,尤其是不讲道理地单一抽出来作毫无生命的硬性组合,这似乎也违背了文人书法以欣赏书卷气和性情为第一要义的宗旨。所幸那时还没有发明电脑字库,要不将冉迅字也输入电脑,制成专用字体,那可真成悲剧一桩了。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许多人读鲁迅杂文,见他笔锋犀利,一身傲骨,对“怨敌”也“一个都不宽恕”,误以为他的性格也是刚烈严肃有余,轻松温情不足,若此,实乃大谬也。其实恰恰相反.兽迅倒是一个非常多情而具有幽默感的宽厚长者,虽然这种感觉我们在他的杂文中难以体会,而在他的笔墨间却能轻易地看出来。读兽迅先生的书法,你总能觉得有一种脉脉的温情,沉着隽永,意味深长。这其实和他幽默智慧的文人性情大有关联,兽迅的儿子海婴曾天真地问:“爸爸能不能吃?’兽迅则俏皮地答道:“要吃也可以,但自然是不吃的好。’当某些文人指责他对海婴过于溺爱时,伶迅则以一首《答客消》加以回击:“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放冤。”体现了他温厚性情的一个侧面。


鲁迅书法作品


    鲁迅先生是一位终身都以毛笔为工具的学者(尽管他那时已有了自来水笔).除了书稿、尺犊外.日记、著译和抄校稿以及日用记账等均以毛笔小楷书录,而且他用的笔墨也不甚讲究,最经济便宜的“金不换’即是他的常用墨了。他一生留下了大量的墨迹存稿,其中以书法作品形式的则占相当少的一部分,这类墨迹以冉迅定居上海的十年里最为丰瞻.大多是应友人之求或朋友之间诗联唱和之作。如笔者前所提及的“横眉”一联,则取自鲁迅抄录自己的《自嘲》诗书赠柳亚子先生的那幅作品。兽迅先生这幅书法的落款非常有名:“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凑成一律……”说的是一九三二年十月五日.兽迅出席郁达夫夫妇招待的晚餐上应柳亚一r索书的一段掌故。鲁迅先生无意作书家,虽然他在书法艺术上有着极高的修养识见和水准.但他对自己的字并不看重,他较欣赏的倒是弘一法师乃至好友陈师曾和乔大壮的书法。他曾托日本好友内山君“乞得弘一上人书一纸”;他的第一本译著《域外小说集》,即请陈师曾为之封面题签.而北京“老虎尾巴”书房内的一副“望掩磁而勿迫.恐鹤鸡之先鸣’对联,则是请时年才二十出头的乔大壮书写,可见当时对这些朋友之推重。而遇上自己真正的好友向他求字,虽也在所不惜,然却相当低调。如一九三五年在应晚辈朋友杨霏云求字时.回信时写道:“前嘱作书,顷始写就,拙劣如故,视之汗颜。但亦只能姑且寄奉,所谓塞责焉耳……”    熟悉兽迅先生的读者都知道。身为文学巨匠的兽迅,其实他的艺术兴趣相当广泛。除读书写作外,于金石书画、汉画像石、古钱币、古砖砚、木刻版画等方面的收藏皆有所嗜。尤其是在金石碑拓的研究和收藏上,鲁迅先生更是不计工本、不遗余力。他早年在日本时,即从章太炎先生听文字学.刚到北京教育部做事时,生活沉寂得很,每天下班则躲进书屋长时间地抄写古碑,并热衷于搜寻碑帖拓片,不断地描墓整理。从一九一三年一直到一九三六年八月临终前两个月,仅据《兽迅日记》中所列历年“朽账.作粗略统计,他持续所搜集的金石拓本(包括汉画像石拓片》总数已达五千八百多张!所以,兽迅先生对朽法、美术有着极高的鉴赏力,对篆、隶、章草等各种书体,均可熟练掌握。难怪他曾对友人表示“字不好’,但“写出来的字没什么毛病”,显示出他在文字学上的相当自信。所以他有时书兴浓时,时常会将一两个篆隶意的字参杂于行书之中,浑然一体,趣味横生。    世人评论冉迅书法,曾有一段郭沫若的原话,为众人反复多次地引用。一九六一年前,为纪念m迅先生诞辰八十周年而出版《鲁迅诗稿》(影印本)时,郭氏在三百来字的序言中有几句评语精辟而极有见地:“鲁迅先生亦无心作书家,所遗手迹,自成风格。融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逾宋唐,直攀魏晋。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    其实,有这样儿句评论兽迅书法的话压卷.我前面的那些,都是废话了。


广告商链接:

猜您也喜欢

  • 独步无双“草圣”传—汉代章草书
    独步无双“草圣”传—汉代章草书
  • 许寿裳书法:丹心浩气终黄土
    许寿裳书法:丹心浩气终黄土
  • 85“现代书法首展”
    85“现代书法首展”
  • 不采藏花即自山—陈寅恪书法
    不采藏花即自山—陈寅恪书法

  •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