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来自网络,有版权争议请邮件shufa_2015@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法理论 > 篆刻知识 > 阅读正文

篆刻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时间:2015-03-18  来源:  点击:
广告商链接:
篆刻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人们按照客观规律和自身目的,在现实生活中,从陶器,进而制造铜器、玉器……并从其中一个‘印模”而分枝,逐步深化,改进、创造,这就使印章不断改进和完善,并以多方面的创造再实践,于是有大小、方圆、规尺、联珠等各种玺印的出现。由干佩带需要穿孔,发展到为求美与实用相结合的各种印钮,更呈现千姿百态的印钮印壁的各种动物形态和装饰纹样。在印面内容和形式方面由于时代和国家的不同,更为多样,有动物的单个图形到三个以上的群体的组合;有植物的花瓣的图案的变形;有当时流行文字的生动的安排;也有鸟虫等装饰性的美术字体……


图:汉印


    这些古代的印章艺术作品,它是先民们在社会中不断实践的产物,因此我们可以说篆刻印章的美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马克思说:“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二由于人们在社会中,在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活动中不断实践,不断前进,使篆刻这个小小的领域也才得以不断丰富和完善.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创造它,使用它,欣赏它,再提高它。为此可以说,篆刻美是人类文化的历史的积淀。在社会实践中,首先是生产劳动的实践,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劳动创造了美.”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也指出:“人类的生产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它二切活动的东西”@古代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一个符合人们生活需要的生产物—篆刻印章。在当时它是作为权力或通商的凭信物而出现并被使用的,它虽是为经济生活所需要而流行,同时也说明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尤其是制印人的直接劳动的产物。在此产品上,是按照人预想的蓝图去进行劳动的,也是人类理想、力量、智慧、才能的.实现,即有着人的意志和思想的表现.这正如马克思《资本论》中所说的:“劳动与劳动对象结合在一起。劳动物化了,而对象被加工了。”因而在产品对象中感到人自身劳动的价值的喜悦,也就产生了美.    劳动的产品并不一定都是美的.一般是较早的粗糙,较晚的精美;实用品较粗糙,用于较严肃和华贵场所的较精美。来源 。    从印章看,最早的玺印较为粗糙。一九五六年河南信阳长台关发现的战国木棺墓,墓中黄肠木上有火烙印”邵口竹口’“口王殷正”,这可能是当时采木或棺成时所烙.另如清末山东临淄出士的古陶片及陶豆把等上面的陶工印记"国甸里人憋,和“右里臂玺等),可窥其大概。但另一方面,战国时私印,多用于佩带或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生活的经济与交往,而作为代表个人的凭信物或审美要求,因此印文制作较精细工美,如“搞艾’,白文玺“孙参”。到了秦汉,由于文字的不断改进,制铜制印的技艺更为精密,人们的审美要求不断提高,因而篆刻作品更为规则精美,如官印“琅左盐丞”、“诏假司马”,私印“郭博德印”、“庞比干”、四灵边印“赵多”、鸟虫篆印“祭唯’等。由此说明人们对篆刻的审美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来源书法 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篆刻审美价值的不断提高,究其原因:    一是它的创造其有历史沉淀的内容.不同时期的印人在继承前人治印技巧和审美特点的基础上,又融合了时代的审美习俗和个人的审美意识,这就导致作品产生了新的美。如秦印是在继承了战国玺印分布自然等特点的基础上,改变了古玺中文字过大过小不统一的情况,使印内各字大小位置基本相等,并加以“日”“田”等框格使其规整,于是形成了新的美。到了汉代,印文横平竖直,粗细匀称,采用就形之法,给人以舒适、自然、大方等美的快感。    二是玺印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还与掌握形式美规律有关。玺印作品一方面要符合实用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形式美法则的自觉运用。如在方寸之间的形式。不同的印形,可作不同的布局;不同的印材,可表现不同的美感;不同繁简的印文,可用阴阳的不同处理。只有如此,才有可能既符合实用要求,又使多方面的形式得到完美。

广告商链接:

猜您也喜欢

  • 篆刻美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篆刻美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 什么是篆刻美学
    什么是篆刻美学
  • 篆刻入门:印文构图疏密式
    篆刻入门:印文构图疏密式
  • 篆刻艺术美 外拓与内涵的结合
    篆刻艺术美 外拓与内涵的结合

  •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