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来自网络,有版权争议请邮件shufa_2015@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法理论 > 篆刻知识 > 阅读正文

篆刻美:技巧上的证明

时间:2015-03-18  来源:  点击:
广告商链接:

篆刻美:技巧上的证明


    篆刻中篆与刻这两大部分,向来就是构成美的最根本途径。我们从篆这一系统的演变中可以窥出,它正是经历了一个从拙到巧,从自然到人为的过程。

 

 

 


    甲骨文大约还很难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篆书,它的构字还处在较原始的阶段,六书的特征也尚处朦胧。金文在青铜器上被大量铸制,是篆书在文化领域中称雄的第一个显赫标志。从存世的大量著名作品如《散氏盘》《毛公鼎》《大盂鼎》等看,它们有着严谨的造字、构成法则,而极少人为的巧饰,野逸而博大的气氛使观众心震神慑。有法则,无巧媚,这就是艺术上拙的直接含义。滥无法则的格调是陋而不是拙,这一点我想是众所周知的。随着篆书的进一步发展,周秦《石鼓文》的出现可以说是一种向巧过渡的信号。地处西睡的秦人在战场上军威赫赫,但在文字构成的趣味上却看不到尚武的迅猛风气。《石鼓文》的格调是整伤、温和、平匀的(图十四)。来源书法 屋,书法屋是一个书法学习基地。待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车同轨、书同文之后,秦代的篆书竟是李斯式的毕恭毕敬的小篆。绝对的均衡和对称,绝对的精巧和严密,《泰山刻石》在书法上给我们的感觉,绝非秦始皇帝叱咤风云、扫荡乾坤乃至胆敢焚书坑儒的专横,相反,却是非常温良恭俭让的询询儒者风。于是,在篆刻中我们也发现了秦印的规整类型,与战国古玺相比,它无疑是相当收敛的。
    汉印的大盛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对秦篆的限制作了些解脱。线条的交错与造型的敬斜—出自工匠之手的自然意趣毕竟还是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的。我们不由得庆幸秦王朝的短命,使篆刻在从先秦到汉魏六朝的由拙到巧的发展过程中,相对地保留了相当浓郁的以拙为尚的基调。

 

书法 书法讲座 书法作品

 

篆刻美:技巧上的证明(2)


    明清人的巧使秦汉人的局部意义上的巧大为逊色。这种“巧”的审美观来源已长。唐宋官印的九登文可算是能工“巧”匠们显露才华的第一次试验,尽管它并不那么惹人喜爱。元人赵孟颊的圆朱文—玉著篆可算是“巧”的第二次崛起。我们在此中不但看到了秦篆式的篆文的精美.还发现了刻镌的精灵诱人(图十五)。

 

 

 


    在与秦汉人的漫不经心的铸、凿对比之后,元人的细腻与一丝不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明清人的精巧只是承其余绪而已。在篆刻中讲究六书与说文篆的研讨风,于秦汉人看来是感到奇怪的,他们当时就使用这种文字,根本无须再费精力去做这样的大学问。至于刀法的探究也如是,“用刀十三法”之类的别出心裁,也只能说明明清时人漫无边际的苦费心机。在秦汉时代看来,这都是一些太简单的、为养家糊口而不得不做的些须小事。
    这便是两个时代之间的差异。来源书法 屋,书法屋是一个书法学习基地。从金文到小篆,还只是在秦汉格调内部缺乏艺术主动意识的自然流向;而从秦汉印到明清印的巧,却是真正意义上的巧(人工的、雕饰的、趣味的)的艺术潮流。这一潮流的表面,是以后人的巧不断去上追先人的拙(亦即以不断追求金石气格调)为标志,而其内在的实质,却是以后人之巧不断抛弃,或者可以说是不断失落前人之拙(金石气)为导向。时代使然,连明清人自己对这种局面也无法自控。


广告商链接:

猜您也喜欢

  • 篆刻工具-印筋
    篆刻工具-印筋
  • 篆刻美:历史嫂递的证明
    篆刻美:历史嫂递的证明
  • 篆刻美与真、善有一定联系
    篆刻美与真、善有一定联系
  • 篆刻入门:拓边款注意事项
    篆刻入门:拓边款注意事项

  •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