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来自网络,有版权争议请邮件shufa_2015@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法理论 > 书海点滴 > 阅读正文

说“书法的传统”

时间:2015-03-17  来源:  点击:
广告商链接:

说“书法的传统”

 

   我理解这句话是指一种精神的东西,是指存在于书法艺术发展过程中而且也是仍在延续发展着的一种精神的东西。也就是说,它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一个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东西,是发展着的、是活的。它与整个汉文化的发展有关,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人传统、文人精神有关。它不仅反映在具体的作品中,而且也反过来决定着作品的文化品位,支撑着作品的历史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说,书法的传统是一个“大传统”,因为它和哲学、文学等艺术的“传统”一样,共同折射出我们民族思想和文化发展的心路历程。因此说,我们尊重、理解、认识、把握书法的传统,就必须自觉地去感觉或用心去关注包括哲学、文学等等在内的“大文化”的过去、现在、将来,在这个“大参照系”里思想、考量书法艺术的传统是什么,过去是什么,现在是什么。这些当然不仅仅是书法理论家的事,如果书法家不主动地接通这个“气脉”,只是醉心于在笔墨技巧章法构成等技术层面上谈“继承传统”,很可能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我们曾提出“精品意识”,口号或许有道理,但走到展厅里看看,可以说80%的作品都该算“精品”—笔墨技巧都很娴熟,从选词选句章法设计到每个字每个笔画都精雕细刻,而且反复操练,最后选定的“作品”还不算“精品”么?然而很多这样的“精品”并不能使我们激动,充其量是平庸的仿古或临古作品,显然与我们本意要呼唤的艺术精品是不能等同的。再者,我们也讲到书法家的修养,但能否具体一点。“修”什么?“养”什么?怎样去“修”去“养”?
    我们不妨从姊妹艺术的发展状态中找找启示。文学界曾把一批优秀作家集中起来举办作家读书班,作家们写书当然自己也会读书,但集中起来系统地、有指导地、有选择地读书,意义自然不同。中国戏曲学院把全国一流的青年名角集中起来办了四届“研究生班”,不仅教唱戏,而且让他们读书学文化写文章。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陈缓祥先生领衔主办了若干届中国画名家班,在班上不谈画画,而是从《千字文》读起,读诗词歌赋戏曲小说,听思想家哲学家谈当代学术动态,陈缓祥亲自主讲《上下五千年》,并教他们写文章,学书法,学刻印,学凑句作打油诗。理论家称他们为“新文人画家”,或许因为现在多数画家都只顾技巧技法的操练,几成“美术手艺人”,他们才如此反拨一下,“不谈笔墨”的。他们的意义就是还中国画家的“本来面目”。比之他们,那些“美术手艺人”虽然干着文化的事儿,却似乎早已游离到文化圈外去了,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作家也罢,演员也罢,画家也罢,他们如此举动,不外乎就是想在“大文化”、“大传统”的参照系里,更好地去感受和理解各自艺术门类的传统精神,继承下去,发扬下去。他们关注其他艺术门类学术领域在当代的发展动态,是为了触摸和感受“大文化”、“大传统”在当代延续发展的脉搏,以更好地找到本艺术门类在当代的制高点来反思传统,强化作品的风格,提升作品的高度。一句话,使自己的创作纳人到这种真正“传统”的河流中去。
    不是说我们书法圈里就没有人关注和思考这些问题,只是似乎仅仅局限于理论家们,似乎这些问题与书法作者们无关,书法家只注重研究笔墨技巧、章法构成等等技术层面的问题。无怪乎有人说我们一开作品研讨会,就是为了研究“怎样怎样人选获奖”。十几年前石开先生在一篇小文里说过一句话—“现在的书家只看电视不看书.谈何书卷气?”比之作家、演员、画家,书法家们更具有业余性,这个队伍也更庞杂,因此也更需要用“文化”来“化”一“化”,当然提“学者化”也一样。现在的问题是,对广大作者们来说,谁去帮助他们“化”,他们自己又不去“化”,或者因为忙,忙于“应酬”,忙于“创作”,顾不得去“化”。



 

广告商链接:

猜您也喜欢

  • 书法之乐!
    书法之乐!
  • 古人怎么起字号?大有讲究!
    古人怎么起字号?大有讲究!
  • 为什么张旭乘醉作草书?
    为什么张旭乘醉作草书?
  • 那些年范曾恶语相向的大师们
    那些年范曾恶语相向的大师们

  •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