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来自网络,有版权争议请邮件shufa_2015@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法理论 > 书海点滴 > 阅读正文

如何取势?

时间:2015-03-17  来源:  点击:
广告商链接:

如何取势?


    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揖·缀法第二十一》曰:“古人论书,以势为先。中郎曰‘九势’,卫恒日‘书势’,羲之曰‘笔势’。盖书,形学也。有形则有势,兵家重形势,拳法亦重扑势,义固相同,得势便则已操胜算。右军《笔势论》日:‘一正脚手,二得形势,三加遒润,四兼拗拔。’张怀灌曰:‘作书必先识势,则务迟涩。迟涩分矣,求无拘系。拘系亡矣,求诸变态。变态之旨,在乎奋研。奋研之理,资于异状。异状之变,’无溺荒僻。荒僻去矣,务于神采。’善乎轮扁之言曰:‘得于心而应于手。’泡丁之言曰:‘以神遇不以目视,官虽止而神自行。’新理异态,变出无穷。如是则血浓骨老,筋藏肉莹。譬道士服炼既成,神采王长,迥绝常人也。”


    按语:书法作品是否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关健在于其是否气韵生动,是否能表达出深刻的意象性的思想情绪内涵。决定气韵生动、意象性思想情绪内涵的就是笔势。

 


 

广告商链接:

猜您也喜欢

  • 解密当代书法界真实现状
    解密当代书法界真实现状
  • 华人德:《淳化阁帖》版辫
    华人德:《淳化阁帖》版辫
  • 经典|历代书法大咖,趣谈书法用笔!
    经典|历代书法大咖,趣谈书法用笔!
  • 我们是否需要练习书法?
    我们是否需要练习书法?

  • 本栏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