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来自网络,有版权争议请邮件shufa_2015@163.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法理论 > 篆刻知识 > 阅读正文

篆刻艺术教学的展望

时间:2015-03-18  来源:  点击:
广告商链接:

篆刻艺术教学的展望

 

    篆刻教育学在当代,既具有作为对千百年篆刻史的丰富内容进行现代学科总结的作用,又具有对今后篆刻艺术发展奠定基础、提供学科出发点的功能。可以说,对篆刻的观念、篆刻的艺术定位、篆刻的学科建设进行清理与疏浚,从根本上说是着眼于将来—教育的宗旨与目标都是指向将来的,但教学内容却又必须以既有的过去成果为依据。那么,在此我们应该寻找一个衔接点与切人点:教学方法。要使它既能尊重古典(过去)又指向未来,既直面基础(过去式)又强调创造力(将来性)。这对以古典的、传统的、在封闭循环状态下运行了上千年的篆刻艺术,以及依附于它的篆刻学科建立、篆刻高等教育学而言,都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与珍贵的机遇。来源书法 屋,书法 屋是一个书法学习基地。特别是作为高等篆刻教育学而言,除了基础的强调之外,如何使它具有一种时代性格、使它能去思考一些高层次的艺术命题,而不仅仅限于在技术层面做文章,正是作为这个时代的篆刻教育家们应该共同来探讨的问题。换言之,在一个初等的人门水平线上,技术、技法、技巧是唯一重要的内容;而在一个高等教育立场上,则时代、社会、历史、艺术本体、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这些是重要得多的教学要求。这些内容,正是古典、或日古代所缺乏,但却是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专利”—古人没有的,今天我们有,这岂不是一种创意创造性很强的新工作、新使命?!
    根基立定之后,时代与社会生活,就是当代篆刻家们最重要的思考题。“时代”这个概念在教育学框架中,应该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是对旧有的古典进行“时代”的解读。从既有中抽绎出未有—对象是既有的古典,并没有变,但解读的方法却变了,“时代性”的标志即体现在方法上。
    第二,是在旧有的古典中寻找出新的时代内容。也是从既有中抽绎出未有—方法变了,对象也变了。在既有的古典中增加许多新内容,“时代性”的标志,同时体现在内容、对象上。
    而要满足这两个要求,又伸延出对教学过程、教学主体的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学过程,则应该强调每一课时的目的性及训练的有效性,以及在此背后的逻辑力量与因果连环能力,于是这又牵涉到教学法、教学原则的改革;作为教学主体,则规定了教师必须用一种更为理性、明确、完整、深人的手段与方法来实施他的每个教学过程,这对教师本人的业务素质、专业要求、教学手段的灵活应用也带来了极大的考验。一个封闭的、古典类型的篆刻高手,可能技巧是一流的,但却根本无法胜任这样的崭新要求。这就是“时代”,作为高等篆刻教育学必须面对的内容。没有这样的素质与能力要求,一个篆刻教师绝对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等(大学)篆刻专业教师。我们面对的,是这个时代的需求,而不是古典之需求。来源书法 屋,书法 屋是一个书法学习基地。
    那么,在以下各章的教学安排中,我们会尽力把这样的教学思想、教学手段以专业要求铺展开来,使它具有目标明确,又环环相扣,极具系统性与连贯性的高等教学过程,使它的每个环节设定都有足够的理性支撑。以此来证明: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篆刻教学体系的建立是可能的。并且它必将对未来的篆刻艺术发展提供新的坚强有力的支持。

书法 书法讲座 书法作品 书法培训

 

 

广告商链接:

猜您也喜欢

  • 篆刻美:技巧上的证明
    篆刻美:技巧上的证明
  • 篆刻艺术美 再现与表现的结合
    篆刻艺术美 再现与表现的结合
  • 篆刻艺术的运刀法
    篆刻艺术的运刀法
  • 篆刻艺术美:外拓与内涵的结合 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篆刻艺术美:外拓与内涵的结合 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 本栏最新